中英劇團全新的標誌,有一個細節格外觸動我,就是那個形似橋樑的接觸點,於我而言,是展示了劇團多年來珍惜與觀眾的交流。我在1996年加入中英,來回往返,至今二十六年了,如今在教育及外展部,我清晰地看見了這道無形的橋樑是如何讓劇團連結觀眾及社會。
社會在變,觀眾在變,對話的方式也要變,以我們部門為例,觀眾對藝術的認知能力比以往拓闊了很多,有時社區巡演沒有舞台,一把梯一枝晾衫竹,就是所有的場景,然而我發現觀眾的想像力是我們無法想像的廣闊,他們可以輕易在腦海中勾劃七十二家房客的背景。為回應他們的智慧,我們必須要以更雋永的方式呈現故事。
這幾十年,我們發展兒童戲劇、長者劇場、口述歷史戲劇,我們走入學校及社區,把戲劇的力量分享出去。這個過程中,有人因此成長,有人心聲獲得傾聽,有人不再感到孤單,甚至引起不同年齡不同階層的觀眾反思自己的生活,思考這個故事與自己的關係。這種生命影響生命的過程,變成了我的精神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