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孔子63》迎難而上

26/10/2016

要說孔子,千言萬語;要演孔子,談何容易。

儒學可被視為中國的國學。有關儒者的論文、結集,各式各樣的學術研究,多不勝數。已屆八十高齡的戲劇家麥秋,要從舞台上以戲劇形式述說孔子的故事,若單是敘述生平,可能沒有什麼具趣味的觀賞性;若要批判儒家,便要有充分論證和充足立論。因此,麥秋為中英劇團導演《孔子63》,以話劇形式傳達有關孔子的個人自省過程,怎看也是向難度挑戰。\佛琳

戲劇衝突 層層迭進

春秋時代各國自以為是,社會與國家之間因而發生了很多問題。孔子有見當時王道衰微、禮樂敗壞,故此不斷倡議恢復周禮,希望能藉此重整受破壞的社會秩序。因此,後世不少研究早已認定孔子帶領學生「周遊列國」,其實行程艱辛。《孔》劇由鄧安迪和葉君博合作編劇,以孔子和學生經歷「陳蔡之厄」被困七日為故事處境,先天上已鋪墊了戲劇所需的背景,為全劇的故事發展營造了合適方向。

劇本分層列出戲劇衝突。首先,孔子(張可堅飾演)決意前赴楚國,被陳蔡兩國的士大夫(余世騰、黃中濠飾演)威迫利誘,阻撓孔子繼續前行。兩位士大夫未能得逞,敗興而歸,但與孔子的爭辯,已經成為全劇的衝突序幕。其後,孔子師生被困多日,捱飢抵餓,兩個士兵(梁灝維、蘇振維飾演)抬着香氣撲鼻的燒豬肉到來,引誘孔子師生放下身段,拋開禮儀來享用食物。該兩段情節都是外來的誘惑壓迫,形成了外在的戲劇迫力。

從外至內,《孔》劇以孔子三位學生子淵(張志敏飾演)、子路(黃天恩飾演)和子貢(邢灝飾演)為相對人物,各人性格有異,行事方式不同,雖然同樣尊師重道,但不論在如何突圍赴楚,以至於怎樣看待儒學的教化功能,在不同場次都引起多次爭論,也形成了另一層戲劇衝突。除了忠於史實,兩個憑空創作的角色子巽(黃穎雪飾演)和陳臂(麥沛東飾演),前者女扮男裝而向孔子追討殺師責任,後者以庶民士兵身份受孔子影響而投身向學,雖然是過於戲劇化的處理,但透過該兩個角色來引發其他角色的反應和行動,仍然與全劇的創作方向互相脗合。

角色變化 因果循環

整體結構而言,《孔》劇透過各種不同角色來表現孔子的人性化一面。有關哲理的疑問,老子(葉進飾演)便在想像空間與孔子作精神交流;在自我行為方面,已逝母親顏徵在(胡麗英飾演)、異性對象衛國夫人(王曉怡飾演)和學術對手少正卯(吳華新飾演),都在孔子回憶當中分層出現。該三個角色都對孔子的完人形象作出辛辣批判。孔子到底是一位儒學聖人?抑或同樣有七情六慾以至嫉妒固執?都由各個角色充分和立體地反映出來。

麥秋的導演工作,既在展示戲劇的聲色效能,同時藉着角色處理,突出孔子春風化雨,有教無類的教育精神。

雖然活用了葵青劇院的旋轉舞台,但《孔》劇的布景以小山丘為主,空間布局似虛還實,作為舞台調度並不易為。導演在角色對話之間,仍然盡力發掘角色的舞台行動,不論是各學生與孔子之間的對視、學習,以至子路與陳臂之間的兵器格鬥,都顯示了導演致力營造更多具動感的視覺畫面,讓觀眾看得生動。謝俊仁博士的古琴配樂,為演出注入了適度的音樂節奏,導演亦能在角色的行動中予以配合。

導演最大的特色是藉着角色的變化傳達教育傳承。子路、子貢和子淵三個角色,在追憶場面裏分別成為孔子的少年、壯年和中年。由此而令到孔子無法不思考自己在禮義和學術爭議上,是否曾經做出違心行為。從角色的轉化當中,滲透出一種因果循環的關係。除此之外,全劇開首和結尾都由白耀燦飾演中年子貢,在舞台上打掃塵垢,似是隱喻孔子的心靈就如禪宗所說「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同時,中年子貢向面前虛擬的學生講學,實際是將葵青劇院觀眾席數百觀眾包羅其中,也就等於將所有觀眾列成孔子學生,一同思考「夫子」(老師)的一生功過。

「仁」是孔學的中心思想,其實是一種高尚的道德要求。孔子認為具有「仁」心的人是「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論語.衛靈公》)經歷了二千五百多年,孔子的理論雖然有一定的教化意義,但如何配合現代世情,又或如何影響現代人的價值觀?《孔子63》確實能讓觀眾重新思索孔子的人生和理論,也讓現代人思考建立獨特個性之餘,如何共同擬定一套大眾認同的道德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