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竹林中

04/04/2018

E05 | 副刊 | 沿圖有話 | By 黃子翔

芥川龍之介經典作品《羅生門》,近日由中英劇團搬上舞台,成就了一場令觀眾深刻難忘的演出。

  舞台設計得十分簡約,竹林場景只以一枝竹子提示,幾乎沒有其他布景,更沒有轉場換景,地上鋪滿白沙/白泥,代表了把醜陋、骯髒真相掩埋、「漂白」,戲服也不拘泥,因為大部分演員都赤裸上身,君子坦蕩蕩?非也,他們早晚都會被場上白泥弄得滿身泥垢,從頭到腳,水洗不清,人人都牽連在這個「羅生門」漩渦中,難以獨善其身。

  該劇由黃龍斌導演,這位善於形體表演的劇場人,銳意加強演員形體語言,好像一開始一班演員也就是「眾生」,在舞台中央,時而狀甚痛苦地、扭曲肢體地跳着群舞,表達了在這個被芥川龍之介形容為接近地獄的角落,人人都在掙扎求存、不擇手段、苟且偷生,意象明確,也叫人眼前一亮。其中一幕強盜多襄丸(盧智燊飾)和武士金澤武弘(陳康飾)對決,幾位「群眾」又適時緊隨他們身後,化身兩人刀光劍影的殘象,配合燈光映襯,營造出高手過招的視覺效果,賞心悅目。劇末一眾演員在台上踢着白泥「自轉」,天理循環、生死輪迴之意,似乎都隱含其中。

  黃龍斌讓《羅生門》的壓抑與不安感表露無遺,而意念隱現、簡約舞台、形體演出,相互配搭,構成了黃龍斌風格化的舞台美學,也叫人想起他另一作品《鄭和的後代》。

  至於《羅生門》誰人講大話,誰人講真話?看到最終觀眾應該自有答案。他們為了不同原由,欺騙、撒謊、偷竊、姦淫、殺人,很可怕?然而,若你發現自己居然只相信自己願意相信,或能夠理解的事情,而漠視人性、真相、公義,不一樣可怕?而在這個後真相年代,此等羅生門情狀,大概只會愈來愈多。

文:黃子翔 圖:中英劇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