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歷史
1980
1985
1990
1996
2000
2005
2010
2015
2020
現在
成立於1979年
1978
狄必達(Peter Day)

香港大學哲學系戴歌連博士(Dr Colin Davies)向英國文化協會藝術主住狄必達(Peter Day)提出在香港設立專業教育劇團的構想。狄必達觀察本地劇壇動態,明白到必須在港推行戲劇普及化的重要,除了劇場公演,戲劇亦應該走進學校、走進社區。故向時任英國文化協會高層賈彼德(Peter Cavaye)提出此意見,得到大力支持。在市政局、格加利紀念基金、英國航空公司及高賓恩基金支持下,籌得足夠款項實行為期六個月的試驗計劃。
1979
格蓮華霍(Glen Walford)

8月1日,中英劇團正式成立,是本港第二個成立的職業劇團,亦是全港唯一全職英語話劇團,首任藝術總監為格蓮華霍(Glen Walford)。曾在英國創立先鋒劇團及泡泡劇團,格蓮華霍深明劇團風格繫於演員本質,因此在挑選演員上分外嚴格,並常安排排練工作坊,讓演員參與每劇的人物塑造和演繹方法等創作過程。因此,自格蓮華霍時代起,中英演員已慣於以工作坊探討劇本,演員更藉此建立凝聚力。

格蓮華霍與團員合照

學校巡迴演出《威尼斯商人》(The Merchant of Venice)大受歡迎,供不應求。


中英劇團在香港大會堂作首次公開演出,劇目為《三分錢歌劇》(The Three Cent Opera),以灣仔夜生活為創作背景,極具香港特色。
1980
中英劇團第一期試驗計劃

報告書

第一個劇季於1月31日結束。為期六個月的試驗計劃創下驕人成績,獲英國文化協會以及各贊助商支持,於九月展開第二個劇季。此外,亦獲得香港賽馬會及教育司署的資助。
1981
格蓮華霍致力推廣戲劇教育,製作不少劇作到社區巡迴演出,其中兒童劇《午餐的一群》(Lunch Bunch),教小孩子如何弄一杯英式茶。此類嶄新的戲劇體驗,往往令學生驚喜若狂。《午餐的一群》的巡迴演出名單上,包括有越南難民營。這次中英劇團往難民營巡演,令營內小孩子很快樂,他們手持《午餐的一群》小冊子,對劇團成員表現得依依不捨。
中英劇團首次於海外巡演。為方便出行,中英劇團以England-Asia Touring Theatre Company為名,到訪馬來西亞多個城市,演出改編自George Orwell《動物農莊》(Animal Farm)的《萬牲園》。

演員前往豬圈,為《萬牲園》進行資料搜集。
中英劇團首兩個劇季均為全英語演出,1981年10月上演的《水銀污染》(Drink The Mercury)是中英成立以來首個粵語演出。其後為了切合本地觀眾需求,粵語演出與日俱增。
同年,中英首次公開招募華人演員,黃美蘭為首位加入中英的全職華人演員。由於當時本地並沒有正式的戲劇訓練課程,故中英積極籌辦演員訓練班,物色有潛質的團員,羅靜雯即於訓練課程結束後加入成為全職演員。
1982
中英劇團正式於4月1日脫離英國文化協會成為非牟利獨立團體,獲得香港政府及香港賽馬會(慈善)有限公司資助。從只有一桌兩椅的辦工室,正式搬到上環干諾道西一商業單位獨立營運。
1983
章賀麟(Colin George)

資深舞台工作者章賀麟(Colin George)接任藝術總監,即推出首個為期整年的劇季。他過去曾在世界不少城市執導經典名劇,因此在任期間,亦安排了多齣大型舞台製作,演員從中汲取不少經驗,為日後奠下創作大型劇作的根基。
《神蹟劇》重演,尤德爵士當年擔任港督時,接獲中英劇團的邀請卡,他專誠前往聖約翰大教堂欣賞《神蹟劇》的演出,並到後台鼓勵演員。
1984
高本納(Bernard Goss)

高本納接任藝術總監,中英劇團亦在1985年起正式踏入全華班的時代。他既是一位傑出的導演,也是一位高明的導師,其認真的態度及對劇團的強烈投入,帶領中英走入另一個高峰。 高本納以訓練演員為第一要務,除個人演技外,亦要求演員學習整體精神,要求演員全身投入創作,他能夠把演員的特質注入製作之中,賦予劇目更多演繹的可能性。 由於當時的中英團員都是青年人,有着澎湃的能量,高本納會特別要求演員用盡全力排練,再作調校,造就了劇團青春滿溢的風格,亦成功建立演員「共集」(Ensemble)的特質。
陳鈞潤

陳鈞潤首次與中英劇團合作,翻譯兒童劇《昆蟲世界》,其獨特的文字特色令人拍案叫絕,其後多次為中英翻譯及改編劇本,戲寶包括《元宵》、《女大不中留》、《禧春酒店》、《相約星期二》等。

陳鈞潤為中英翻譯的《元宵》於1986年上演,一鳴驚人。

《女大不中留》

《禧春酒店》
1985
1984年簽署中英聯合聲明,殖民地政府管治下的香港人,正面對1997年過渡的問題。《我係香港人》是中英劇團首齣以雙語演出的製作,夾雜了中、英文語言,反映當時的社會面貌及折射香港人的身份話題,此劇本讓中英聲名大噪。
中英劇團團址搬到香港藝術中心,為期一年。
1986
是年三度海外巡演,首先是3月在新加坡「青少年戲劇節」演出《龍的傳人》,5月在澳門演出《我係香港人》及《龍的傳人》,6月再往澳洲演出此兩劇。
1987
中英劇團與香港藝術中心、香港中華文化促進中心合辦「戲劇創作論壇」,邀請鄰近地方戲劇專業人士來港交流及研討。
1988
高本納因病突然去世,由黃美蘭署任藝術總監。
莊舜姬(Chris Johnson)

莊舜姬(Chris Johnson)接任藝術總監,她以理論的力量,開拓演員視野。她尤其重視文本處理,補足演員之不足,令演員更實在地掌握表演藝術。同一時間,她對教育劇場亦有獨到看法,認為教育劇場不應止於學校課程的工具,而是應讓兒童及青少年得到課本以外的啟發,加強其社會觸覺,提升他們對成長的認知及對創作的興趣。因此,她特別開設「教育推廣主任」及「工作坊主任」的職位,發展具中英特色的教育劇場。中英是當時本地戲劇界首個劇團設立此職,由此中英在戲劇教育之範疇上一直擔任先鋒的角色。

莊舜姬與團隊合照
1990
「中英短劇節」首次舉辦,為團員提供參與劇場不同崗位的實踐訓練。同時,他們共同創作短劇,從中吸取演出經驗,亦為古天農推動本土原創作品發展的計劃之一。
1991


中英劇團團址搬到半山波老道10號,當時已被古物諮詢委員會確認為二級歷史建築物,及後於2009年改列為一級歷史建築。同年演藝發展局由該劇季起連續三年凍結中英撥款。

中英劇團邀請Gerry Flanagan合作,與演員共同創作《傻瓜!》(Fools, Fools, Fools!)及《咪放手》(Don't let go!),兩劇大量運用小丑及面具元素,對當時演員無疑是一挑戰,透過長時間的排練,演員開始認識及了解自己的優缺點。同年,根德公爵夫人嘉芙蓮訪港,適逢中英在學校巡迴演出《傻瓜!》,她特意前往與學生一同欣賞演出。 1992年,《傻瓜》更在加拿大多倫多、滿地可及溫哥華巡演。
1992
莊舜姬女士為了穩固本地的創作發展,讓中英劇團提供合作機會,補足表演及文本處理的基礎。1992年,由張達明先生自編自導的長劇《客鄉途情遠》公演,是首個參與香港藝術節的本土創作劇,結果獲得第一屆香港舞台劇獎最佳劇本和最佳導演(喜劇/鬧劇)的殊榮。


90年代,政府公佈填海計劃,將昂船洲與西九龍連接,興建貨櫃碼頭。中英劇團在填海前進入英軍基地的禁區,實地首創了環境劇場《會唱歌的昂船洲》,提出環保議題。當時觀眾在天星碼頭集合,演員混入人堆中扮演觀眾、導遊、船員、乘客等,與觀眾一同乘船到昂船洲,步行至搭建的舞台。

舞台設計亦是別具一格,設計師運用了島上的天然環境,製作了一個易遷易拆的佈景。當年電腦繪圖並未出現,一切由零開始,設計師往現場勘察環境,利用菲林相機拍下現場環境,再回來繪圖、用卡紙及竹籤搭建小屋模型,讓創作團隊清晰地掌握小屋模樣。
1993
古天農

古天農接任藝術總監,為中英劇團首位華人藝術總監。古天農自中學起接觸戲劇藝術,編、導、演皆精,畢業後成為中學教師,不久即加入香港話劇團,升遷至助理藝術總監,在香港話劇團負責發展本土戲劇。不久,加入中英劇團任藝術總監,立即訂下發展本土原創劇的方針,他認為本地劇壇在原創此一範疇尚未發展成熟,劇場多見外來劇本,因此希望製作能引起共鳴,具本地文化特色的戲劇。甫上任,古天農即推出首個全本地創作的劇目,並創下入座率100%的佳績。

1995/96年度,古天農與團員合照

2002/03年度,古天農與團員合照
1994


古天農先生有見於香港缺乏本土經典劇作,故中英在推動原創劇發展。其中一齣帶領劇團貼近生活的創作——《芳草校園》,是以真實故事改編的原創劇作,描述西貢一間即將結束的村校,只有校長、一位老師和一位學生的動人故事,將生活中得到的靈感立體化。
1996
時任藝術總監古天農獲邀到美國訪問。
1997
劇團架構改組,董事局決定成立獨立顧問團,負責就劇團藝術取向、選取劇目,以至演出水平等提供意見。
1998

舉辦「新劇波地」編劇工作坊,首次公開圍讀參與者之劇本。
1999
中英劇團成為香港藝術發展局「三年資助」藝團,但所獲撥款較1998年減少17%。同年,中英重回香港藝術中心作短期駐場計劃。
2000

創辦「波老道實驗室」探索公演原創劇本的可能性,是為藝術總監古天農對推動本土原創劇的計劃之一。
2001

參與香港藝術節節目《悟空》,與中、港、日、韓四城市藝術工作者合作,並於東京、澳門、廣州、北京、新加坡及漢城(今首爾)巡迴演出。
2002
陳鈞潤封筆三年後,以百老匯音樂劇Little Shop of Horrors翻譯、改編及填詞成《花樣獠牙》。參與此劇的演員包括:劉浩翔、盧智燊、莫蒨茹、周偉強、徐玉芬、張婉婷、何敏儀、陳力生及黃世鈞。劇作得到觀眾一致讚好,盧智燊更憑此劇獲得第12屆「香港舞台劇獎」最佳男配角(喜劇/鬧劇)。




時任藝術總監古天農另一推動原創發展的計劃,創立「劇作家劇場」(Playwrights' Theatre)以肩負推動及發展優質本地原創劇的責任。計劃於團內開設兩個駐團編劇的職位,以月薪方式聘請新晉編劇,為他們提供自由的創作空間。當時獲聘的編劇包括莊梅岩及梁承謙(一休)。
2003
非典型肺炎(SARS)肆虐香港。中英與城市當代舞蹈團、香港芭蕾舞團、香港小交響樂團、劇場組合和進念.二十面體合辦「六團同心護幼夜」,義演收益撥捐護幼教育基金,幫助因疫症喪失親人的兒童。
2004
戲劇教育部在2002-2003年間參與由香港藝術發展局、教育統籌局及香港教育學院合辦的「薈藝教育」計劃,計劃獲藝發局頒發「傑出計劃獎」。
時任中英劇團全職編劇之一的莊梅岩,以「無國界醫生」為主題創作出《留守太平間》。此劇在香港廣受好評,多年來已為不少劇團重演。2004年中英參與藝發局及康文署籌辦的「雙邊文化交流計劃」,《留守太平間》赴日演出,亦為本地劇壇首個原創劇本被翻譯成日文,並於日本公演。
2005
事隔十五年,古天農續寫《伴我同行》第二步,並將第一步重新製作,兩步同期上演。
2006
為配合香港通識教育的需要,中英劇團積極推廣戲劇教育。中英更獲香港小輪有限公司的支持,舉辦全港首創的戲劇教育活動——中英戲劇教育海上遊。這次大膽嘗試走出劇場,在渡輪上演出。透過劇作《判艦記》,我們讓學生在渡輪上感受戲劇的真實感,從而激發他們思考劇中的處境問題。
2007
《相約星期二》《相約星期二》邀得鍾景輝博士參與演出,首演即反應熱烈。由2007年首演至2017年間,在香港及世界的華人地區作了23度演出,成為中英史上累積最多里數的劇目。
2008
中英劇團憑多年兒童戲劇教育經驗,整理出「SMILE」這最精粹的幼兒教育理念,透過群體活動和藝術訓練,提昇幼兒在五大發展範疇發展,包括:自理能力(Self-care)、身體協調(Motor skills)、智能開發(Intelligence)、社交與情緒發展(Emotion)、語言與溝通(Language),協助孩子逐步認識自己,達致全面和均衡的發展。




成立「元朗.天水圍青少年音樂劇團」,孕育偏遠社區的藝術發展,十二月於領匯商場作創團演出《天使的禮物》。 與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合辦「社區口述歷史戲劇計劃」。與耆康會雋藝劇社合作,演出中英第一個口述歷史劇《我們是這樣長大的》。

與香港演藝學院合辦首屆導演系碩士生梁俊彥的畢業作品《神話江湖》,自此展開中英與演藝學院長期合作關係,曾製作的劇目包括:《唐吉訶德》、《備忘錄》、《他媽的科技》等。
2009
中英劇團成立30周年,上演百老滙大型音樂劇《搶奪芳心喜自由》(A Funny Thing Happened on the Way to the Forum),並重新製作創團劇目《威尼斯商人》。
成為元朗劇院場地伙伴,並分別於葵青及元朗劇院的大堂舉辦兒童戲劇課程,是為 SMILE 兒童戲劇課程的雛型。
2010
陳鈞潤先生上任中英劇團董事局主席,在此之前他擔任過不同職務,包括成員、副主席及司庫,以多年行政經驗,為劇團出謀獻策。
2011
首次應邀出席「中國廣州國際演藝交易會」,讓更多內地及海外劇院得以認識中英劇團。
2012
於上環設立「中英劇團戲劇及藝術中心」(Centre of Dramatic Art) ,並以此為試點,推出 SMILETM 兒童戲劇課程。 「元朗 ‧ 天水圍青少年音樂劇團」得到利希慎基金贊助得以擴大計劃範圍,招募團員的年齡亦擴展至 8 - 17 歲,讓青少年持續參與。
2013

聯結「香港耆康老人福利會——雋藝劇社」及「世藝劇社」,首次舉辦「耆英大滙演」(2016年改名為「禧戲劇場」),為長者劇團提供演出平台。
教育及外展部應邀到法國巴黎參與第八屆 IDEA (International Drama/Theatre Education Association) ,在大會滙報及分享香港發展口述歷史戲劇計劃的經驗。
2014
劇團獲香港賽馬會慈善信托基金撥款,完成了大規模翻新工程,改善排練室及辦公室環境,並舉行「賽馬會中英戲劇教育機構」啟用儀式,致力推動戲劇藝術、戲劇教育與外展活動。
2015


在民政事務局資助下,開展「重建英語話劇傳統」計劃,與英國劇團Red Shift Theatre Company 合作,先後製作《變身怪醫》(Jekyll & Hyde)及《血色雙城記》(A Tale of Two Cities: Blood for Blood),於香港及倫敦演出,後者更參加「2016 愛丁堡藝穗節」(Edinburgh Festival Fringe),公演23場。其後,現任藝術總監張可堅把《血色雙城記》翻譯成中文,並於第43劇季於香港文化中心劇場演出,強化與英國藝術家合作。
2016
兒童戲劇課程成功取得 SMILE™ 商標註冊。






「元朗.天水圍青少年音樂劇團」擴展至東涌區,重新命名為「Muse Up! 青少年音樂劇團」,惠及更多偏遠地區的青少年。
2017
成立「SMILE™+中英青少年劇團」,以更專業方式呈現學習成果。 獲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贊助,推行為期三年的「獅子山傳耆」口述歷史戲劇計劃。自第一個口述歷史劇開始深耕十年,已在全港11個區展開。 成立十年,「Muse Up! 青少年音樂劇團」持續獲得利希慎基金贊助﹐及展開為期兩年的議題劇場。
2018
張可堅

張可堅出任中英劇團藝術總監,他致力以「共集」(Ensemble)為發展方向,團內每一劇作、教育及外展活動都是集團員之大成的結晶。

中英劇團獲政府「具競逐元素的計劃」資助,成立中英檔案文獻庫,建立完善的歷史檔案庫,貢獻業界及學術界,並同時推廣戲劇藝術。中英檔案文獻庫為本地表演藝術界別文獻庫的先鋒,成立至今已多次與國際文獻學者分享經驗。
2019

中英劇團成立40周年,以「零與無限大」為主題,於香港文化中心舉行展覽,展示中英劇團與香港同行40年的足跡。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於全球爆發,香港政府宣佈一系列收緊社交距離措施,其中包括適時關閉表演場地、限制觀眾入座人數(開放入座率由50%至85%不等)、口罩令、限制觀眾與表演者距離及出入境措施等施政,中英劇團恪守上列措施,與全港市民同心抗疫。 一波接一波的疫情期間,中英先後取消及延後多個舞台製作,眾多教育及外展活動如社區口述歷史計劃、戲劇課程、結業演出等都被迫停止,文化交流更陷入停擺,但團員並沒有因為環境的限制而停止創作,遂以網上讀劇、網上戲劇課程、演出錄影及其他新穎的方式繼續,持續發揮戲劇的力量。
時任藝術總監古天農榮休。
2020
中英劇團宣布發起《疫中有情、送你一成》計劃,希望透過計劃勉勵港人及鼓勵觀眾在疫症過後重返劇場;教育及外展部亦推出疫流而上·戲劇無間、SMILE430、SMILE at your door、賽馬會聆活逆學計劃等網上節目,讓學童在停課期間仍可通過戲劇繼續藝術學習。
陳鈞潤先生於2019年9月辭世,中英劇團為紀念他的才華及貢獻,特別出版陳鈞潤紀念特刊。陳氏為中英劇團翻譯的最後一部作品 ——《初見》於葵青劇院上演。此劇改編自珍奧斯汀(Jane Austen)名著《傲慢與偏見》(Pride and Prejudice),時代背景卻完美嫁接至50年代的香港跑馬地。劇本大量運用隹俗語,展現階級之分,亦顯示粵語靈活多變的特色,其文字功力叫人折服,配合建築師何存德設計的舞台,把50年代的香港活現觀眾眼前,舞台設計更獲美國IDA國際設計大獎銀獎。

運用「藝術發展配對資助試驗計劃」所得資助,邀請前任香港演藝學院院長薛卓朗(Ceri Sherlock)教授設計,展開為期三年的「戲劇新晉培育計劃」,延展駐團藝術家在職訓練及拓闊藝術視野。

訓練計劃次年成果《她生》。

計劃第三年探討「藝術與科技」,公演《冬梅》。
2021
中英劇團深明劇壇得以長足發展,需要培育不同類型的專才,因此自本年開始,中英與國際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合作,舉辦「評深而論」藝評交流計劃,以培育年輕劇評人,並開拓觀眾觀賞視野。
2022


6月,中英劇團前任藝術總監古天農溘然離世,中英仝人深表哀慟。古天農執掌中英劇團26年間,尤其重視本地原創劇的發展,且重視普及戲劇教育,其為人處事及視野,仍然深深影響本地劇場工作者。同年8月,中英於香港大會堂舉辦紀念展覽,並出版紀念特刊,供市民參觀及取閱,以認識一代劇場人的風采。
2023
新冠疫情超過三年。香港口罩於3月1日取消,社會陸續恢復正常。
現在
中英劇團成立45周年
推出全新品牌形象,顯示劇團連結過去,展望未來,回應時代的初心不改。

同時為光耀與我們同行的劇場工作者,中英以高本納(Bernard Goss)、陳鈞潤及古天農之名,分別於香港演藝學院及香港大學設立獎學金,以掖後進。

同時,中英亦希望廣大市民能捐助三基金,以資劇團工作,建構良好劇場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