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約星期二》(二十二度公演)(廣州)

  • 15/04/2017 - 16/04/2017
  • > 詳細內容

關閉

《相約星期二》(二十二度公演)(廣州)

15/04/2017

藝術總監兼導演古天農與第一代明哲盧智燊
重逢星期二  戲裡戲外延續真摯師生情

香港特區政府成立二十周年紀念活動
適逢香港特區政府成立二十周年,為了分享香港回歸二十周年的喜悅,特區政府以「同心創前路,掌握新機遇」為主題,與社會各界攜手,在香港、內地和海外舉辦一連串的豐富慶祝活動。中英劇團製作《相約星期二》榮幸成為文化藝術重點項目之一,到廣州巡演,將這廣受歡迎、曾巡演9大城市、歷年來撼動無數心靈的優秀本地作品帶給廣大觀眾。

故事簡介
37歲的明哲,事業成功,愛情美滿,人生看似春風得意,卻總好像欠缺了點什麼。一天,他從電視得知慕理身患絕症,不久于人世,於是決定每個星期二前來探望,聆聽老師彌留前的教誨。這14次會面,重燃這段中斷了16年的師生情,也讓明哲重新審視自己的夢想與追求,反思人生意義,尋回真正的自我……

創作及製作人員
原著  Jeffrey Hatcher & Mitch Albom
翻譯  陳鈞潤
導演  古天農
主演  古天農 盧智燊

日期和時間
15/4/2017 8pm
16/4/2017 3pm

地點
廣東演藝中心大劇院(廣州大道中1229號)

票價
RMB 80/180/280/380

網上售票

關閉

《血色雙城記》(倫敦)

03/08/2016

獲「具競逐元素的資助試驗計劃」支持,中英積極推動香港與倫敦的劇場文化交流,分別於2015/16年度及2016/17年度兩度與英國資深劇場工作者Jonathan Holloway及其劇團Red Shift Theatre Company合作,將重新改編的兩部文學經典《變身怪醫》及《血色雙城記》帶到香港與倫敦舞台。兩地緊密合作讓一眾演員及創作團隊了解不同的劇場生態,鼓勵戲劇藝術文化交流,為本地英語話劇市場增添活力。

故事簡介
繼去年英語話劇製作《變身怪醫》於香港及倫敦公演後,中英劇團再次與英國劇場Red Shift Theatre Productions合作,以狄更斯經典歷史小說《雙城記》(A Tale of Two Cities)為創作靈感,改編成《血色雙城記》,連同一眾英國演員,重新演繹狄更斯筆下倫敦與巴黎最好及最壞的時代,繼2016年4月香港首演後,於8月遠赴倫敦巡演,並於愛丁堡藝穗節演出。

創作及製作人員
編劇及導演 Jonathan Holloway
佈景、服裝及道具設計 Neil Irish
音樂及音響設計 Sarah Llewellyn
燈光設計 Jonathan Holloway
演員 James Camp   Nicki Hobday
Jonathan Holloway  Eric MacLennan
Mike Rogers   Graeme Rose   Abby Wain

日期和時間
3-9, 11-16, 18-23, 25-28/8/2016 2:40pm

地點
Pleasance Beyond, Pleasance Courtyard, Edinburgh

票價
預演:£6
平日:£12 (£11)
周末:£13 (£12)

媒體報導 
"Holloway successfully transposes a strikingly clear interpretation of Dickens’ original message, in a form that can not only be described as economical but minimalist, and clean." – Timeout Hong Kong

“This is an expertly devised adaptation and one which is true to the original text. It is refreshingly staged and emotionally gripping. A testament to Jonathan Holloway's innovation." – HKELD

"This production minimises the set to chairs, lights and shoes and fills the stage with the a story of love, loss, resurrection and revenge...A beautiful, emotional and thoughtful production, this re-imagining brings the Charles Dickens classic comfortably into modern theatre." – Edinburgh Festivals Magazine

“A gloriously searing exploration of the scope of humanity’s ability to make sense of trauma. A must-see" – The Londonist

“Holloway’s text offers an interesting and original response to the Jekyll & Hyde story, that adds a new dimension to our understanding of Stevenson’s masterpiece" – The Scotsman

關閉

《月愛.越癲》(廣州)

25/06/2016

繼2016年3月《月愛‧越癲》於香港公演廣受好評、票房爆滿後,中英劇團於2016年6月25-26日於廣東演藝中心大劇院公演兩場,將這齣優秀劇作帶給廣州的觀眾。

故事簡介
疑似患上婚前恐懼症的準新娘;
情路上屢戰屢敗、從而對感情失去信心的大齡剩女;
另一半出軌、互舔傷口而撻著的男女;
想要逃離父母掌控、卻又未知前路的迷惘新一代;
被人求婚就嚇到縮沙、不相信THE ONE = 結婚的後生女;
痴迷Beatles走火入魔而差點鬧離婚的Kidult;
性格南轅北轍、表面互不咬弦而實則手足情深的兩兄弟;
恨鐵不成鋼卻又口硬心軟、為仔女付出一生的父母……

《月愛‧越癲》訴說現代都市人情,以12幕故事串聯起10個人錯綜交織的生命軌跡,於舞台呈現愛情、親情、友情共冶一爐的人生縮影。

編劇 Craig Pospisil
翻譯 張可堅
導演 盧智燊
佈景設計 蘇善誼
服裝設計 張瑋師
燈光設計 張素宜
音樂及音響設計 梁寶榮
形象設計 馬穎芝
平面設計 許家傑
造型攝影 石明輝
演員 黃天恩   王曉怡   胡麗英   張志敏   馮祿德  
區嘉雯   麥沛東   藍真珍   邢灝   楊螢映

日期及時間
25/6/2016 8pm
26/6/2016 3pm

地點
廣州市廣東演藝中心大劇院

票價
RMB380 / 280 / 220 / 160 / 80

演出片段

演出評論

  • 《相約星期二》(二十度公演)(佛山)

  • 09/12/2015 - 09/12/2015
  • > 詳細內容

關閉

《相約星期二》(二十度公演)(佛山)

09/12/2015

演出參與「佛山韻律 和風鳴暢」藝術展演2015

中英長青戲寶《相約星期二》多年來歷演不衰,本年度進行了4次巡演,進一步擴展其文化版圖。應大多倫多中華文化中心邀請,中英再出訪多倫多,進行第十六度公演,及後參與加藝太平洋戲劇節,首赴溫哥華演出,觀眾反應非常熱烈,媒體爭相報導,贏得票房之餘,更贏盡口碑。其後,《相約星期二》獲邀參加「香港週2015」,首赴台北公演,促進中英與台灣之間的文化交流。12月於佛山公演,演出參與「佛山韻律 和風鳴暢」藝術展演2015,同樣獲媒體及觀眾盛讚,在全球華語劇場傳為美談佳話,樹立不可撼動的傳奇地位。

故事簡介
37歲的明哲,事業成功,愛情美滿,人生看似春風得意,卻總欠缺了點什麼。一天,他從電視得知慕理身患絕症,不久於人世,於是決定每個星期二前來探望,聆聽老師彌留前的教誨。這14次會面,重燃這段中斷了16年的師生情,也讓明哲重新審視自己的夢想與追求,反思人生意義,尋回真正的自我。

創作及製作人員
原著  Jeffrey Hatcher & Mitch Albom
翻譯  陳鈞潤
導演  古天農
主演  鍾景輝 陳國邦

日期和時間
9/12/2015 8pm

地點
佛山市瓊花大劇院

演出片段

  • 《相約星期二》(十八度公演)(台灣)

  • 09/10/2015 - 10/10/2015
  • > 詳細內容

關閉

《相約星期二》(十八度公演)(台灣)

09/10/2015

演出參與「香港週2015」

中英長青戲寶《相約星期二》多年來歷演不衰,本年度進行了4次巡演,進一步擴展其文化版圖。應大多倫多中華文化中心邀請,中英再出訪多倫多,進行第十六度公演,及後參與加藝太平洋戲劇節,首赴溫哥華演出,觀眾反應非常熱烈,媒體爭相報導,贏得票房之餘,更贏盡口碑。其後,《相約星期二》獲邀參加「香港週2015」,首赴台北公演,促進中英與台灣之間的文化交流。12月於佛山公演,同樣獲媒體及觀眾盛讚,在全球華語劇場傳為美談佳話,樹立不可撼動的傳奇地位。

故事簡介
大學畢業後的明哲當上體育記者,事業扶搖直上,生活過得風光,兒時當鋼琴家的夢想早已拋諸腦後。一天,他從電視上得知大學時代的教授慕理身患絕症,不久於人世,於是決定每個星期二前來探望,聆聽老師彌留前的教誨。這14次會面,重燃這段中斷了16年的師生情,也讓明哲重新理解死亡和活著的意義。

創作及製作人員
原著  Jeffrey Hatcher & Mitch Albom
翻譯  陳鈞潤
導演  古天農
主演  鍾景輝 陳國邦

日期和時間
9-10/10/2015 7:30pm

地點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文中心臺藝表演廳

演出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