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展報導]
[遊展報導]
「不要問,只要信,信活在內心裏,那堅執的自己。」—— 中英劇團新作《窮艙守護隊》的宣傳刊物上如此寫道。本來抱著看熱血式勵志故事進場的筆者在看畢後,對此劇卻有別樣的理解。
《窮》講述甚具科學頭腦的主角央求四位窮困潦倒的科學家幫助他飛往太空,找尋失蹤父親。以尋父為目標的主角到達太空後,卻不見父親蹤影,反而遇到小王子,並受其開解,指反對他往太空尋父的母親亦有難處。引力是貫穿全劇的主題。距離愈近,引力愈大;距離愈遠,引力則愈小——但萬有引力在人際關係中卻失效了。主角對遠去父親的思念,比身在咫尺的母親竟更為強烈。他利用反重力裝置「重力波波」,極欲擺脫強大的地心引力,飛往太空,似乎代表了主角離開有毒母親的強烈渴望,不禁令人腦補主角和母親的性格、尋父動機等背景。如劇情在此方面有補充,相信會令故事後段角色的情緒變化塑造得更堅實,讓情節過渡更為自然。發放笑料的重任落在四位科學家身上,四人在台上默契十足,古靈精怪的舉止得以讓觀眾大笑一番。
藝術科技的出現,除了省卻人手,演員亦不需完全按照指定路線,能夠隨著演出的狀態、觀眾的反應而走動,擴闊了演員的活動空間。以往,燈光助理需整場守候,一邊觀察演員走位,一邊挪動著Spotlight。但在主角與小王子相遇的一幕,演員身上裝有能與Spotlight連動的Tracker;在母親向僧人求助的一幕,僧人手上的Tracker讓演員身後螢幕中的「佛」字隨動作幻化作塵粒,更隨之而擺動——因著藝術科技的進步,舞台效果亦愈發多變、多彩。
劇中的舞台設計亦同樣運用科技,劇目的場景可粗略分為地球與太空,而太空作為主角盡其所能也要到達的夢想之地,如何凸顯出太空這場景實為關鍵。當主角到埗太空,一直靜止的舞台竟開始慢慢旋轉,隱藏著的背面緩緩顯露,成了一個小星球。當「小王子」送別主角回地球時,舞台又再次轉動,回到熟悉的地球主場景。在主角到埗太空的一幕,為了模擬外太空的環境與強調主角的孤寂,劇目亦以沉浸式音響處理,加重了主角的呼吸聲以及配以Reverb(殘響)效果,使整體視覺與聲效更為豐富。
以科幻為題的《窮》無疑為創作團隊提供更大的空間使用藝術科技,幸而他們能拿捏平衡,未有過份濫用,且運用亦流暢恰當。香港詩人廖偉棠說過:「藝術是沒有演化論的。」藝術科技的運用不會令舊有事物淘汰,更似是在舞台劇這巨樹上多添了一根樹根,解放了舞台劇以往的限制,擴闊了其可能性,成就了一套以科幻包裝、探討人與人關係的親情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