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21 05:54:00
2024-06-21 05:54:00
父親節午飯後遊車河,路經波老道頂的紅磚屋。小女兒問:「爸爸,這紅磚屋內有甚麼?」有三座新的發電機。太太驚訝問:「 ?這不是中英劇團大本營嗎?以前是舊英軍醫院,甚麼時候變成了發電廠?」一直都是發電廠,但今年多了三部新的發電機!
三部發電機各有名堂、各有使命。第一部名為「高本納」,即是中英劇團第三任藝術總監,就是他當年開拓了劇團到海外的大門,既有交流演出,亦有戲劇創作論壇和研討會,令本地戲劇有機會登上國際舞台,說好香港本土文化特色的故事外,亦令劇團從此踏上專業之路,繼而化身培育藝術界人才的學堂。為了令這份使命繼續發光發熱,今年中英劇團四十五周年之際,便成立了「人才培訓高本納紀念基金」,希望通過市民或企業捐款,在邁向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使命下,永續戲劇藝術教育與發展。
劇團首位華人藝術總監「古天農」,名字與「全民戲劇」畫上了等號,攜同劇團的專業,走進社區,推出社區戲劇專場和藝術共享計劃,填補了填鴨式教育提供不到的藝術教育。傳承壤土,中英便成立了「戲劇教育古天農紀念基金」。
我家父「陳鈞潤」,最喜歡寓行政於藝術,會議記錄也被他寫出劇情化的高潮。他說這是腦袋的化學作用,就像翻譯名著劇本,不單止文字,甚至人物也移植至華人時空背景。劇本以外,他亦翻譯了自己的人生,加入了劇團董事局,帶領著劇團發展的步伐,我作為兒子,有時也分不清哪份才是他的正職。明天的果,還看今天播的種,便成立了「戲劇發展陳鈞潤紀念基金」。